一家之言消声器?抑制器?我们到底该叫它啥?
,文章中对消声器等膛口装置进行了科普。在文章中,老王认为“抑制器”这个名字是一个错误翻译,而消声器才是正确的。
在文章的评论区,有小伙伴提醒老王,“消声器”可能还不如“抑制器”准确。并给出了以下理由:
“除了声音,“消声器”抑制的,还有后坐力,这是一个综合概念。而消声器,字面上讲是指消除声音,而没有其他的意思,况且严格来说,没有消声器能完全“抹杀”掉声音,但消声器往往给人一种“没有声音”的错觉。”
首先,感谢这些小伙伴的提醒,能有这样的高质量评论和意见,这种交流是一种难得幸福啊!感谢小伙伴的支持和评论。
但话说来,老王不认为“抑制器”是正确的,依旧认为“消声器”才是正确的观点。当然,这个事情说来话长了。
1934年,刚刚度过大萧条(1929-1933)的美国通过了著名的、规范自动武器的法律,即为1934年的National Firearms Act (NFA)法案。NFA法案把silencer/消声器列入了管制,大大限制了民间购买。
当时,受到美国电影的影响,当时的大众中,普遍认为silencer/消声器就是“无声”的。对于“遍地是枪”的美国而言,能把枪械变为“无声枪”的装置,是可怕的,是必须是要受到管制的。
因此,一些拥护第二修正案(注: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于1791年12月15日被批准,修正案保障人民有备有及携带武器之权利)的团体,极力推动用suppressor(抑制者/抑制器)这个词来取代silencer。其目的,是在名称上,把silencer“去邪恶化”、“去神秘化”。
这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因此,也不怪乎今天的英语中,suppressor比silencer更常见了。
但是,suppressor和silencer之争,归根到底是美国人的事情。欧洲一些国家本来就不管制消声器,我国是禁枪的,那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我们实在没必要,在suppressor和silencer这个词上,跟着美国人走。
对于大众而言,大家管这个黑粗硬叫什么名字,本来就没有太大关系。实在不行,叫它黑JJ也不是不可以嘛。
但是,对于军工行业而言,术语,是有标准的,翻译工作同样如此。比如你拿到了一本英语文献,文献中单词怎么翻译,都有详细规定。
别的书我们不说,就拿很老很老的《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辞典·轻武器》这本书而言,对于suppressor和silencer怎么翻译,早就有规定了。
当然啦,随着时间的改变,翻译规范,那也是会修正的,会改变的。但目前,仍然规定 消声器 为标准术语。
当然,对于大部分小伙伴而言,叫它啥,都是可以的,比如以前就有人叫它“削阴器”,也不是不可以嘛。
对于消焰器、防跳器、制退器等任何膛口装置而言,单纯完成一个功能,是基本不可能的。
比如制图器,就有“扩音器”的功能,而消焰器,还有消烟、消声的功能,只是效果不明显而已。
诶,说道扩音器,我就想起来一个故事,以前某医院开会,院长让医生去拿扩音器,结果这个妇产科医生,就去拿了个。。。。。。
咳咳,言归正传。对于大部分枪械而言,消声器当然能抑制一部分的后坐,有一定的制退效果,但很明显,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