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平台:立讯精密获335家机构调研:通讯板块目前公司做的最好的部分是high-speed的电连接通过其带动光模块、电源、散热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五年通讯业务的成长非常乐观(附调研问答)
立讯精密002475)4月28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4年4月26日接受335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答:当前,公司CAPEX的投资高峰期已过,海内外的厂房建设也已基本完成,未来,公司将更注重投入的合理性,结合对现有柔性制造平台的沿用,整体CAPEX投资金额在接下来的几个报告期还会有所下降,特别是通信、汽车产业以及消费电子产业的大客户业务方面,我们更侧重于在产品早期开发阶段进行柔性平台的搭建,因此后期不需要过多的CAPEX投资。在存货方面,公司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备料管控和商业谈判的优化,让存货整体规模回归到更加合理的状态。对于现金流的部分,公司综合考量未来五年业务发展方向、业务发展规模以及产业内生外延需求等因素,对未来现金流进行精细化测算,公司认为未来五年的现金流状况是值得大家关注与肯定的。在ROE方面,公司的ROE表现一直处于较好的状态,这是因为公司对于每一项新的产业投资,均要求其在稳定经营期间,ROE需要高于20%,而这也是我们保持ROE水平总体稳定成长的有力保障。
答:当前,无论是对于互联网企业或是企业级应用,在AI服务器的需求都是在增加的,但我认为在经历短暂的需求爆发期后,市场整体将趋于理性成长。这对于立讯而言是一个比较好的阶段,因为立讯的产品线很多,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将光/电连接、散热、电源等核心产品向客户进行导入,如何借助高速互联这一优势产品带动其他产品实现突破。目前,无论是在与头部客户进行批量出货、产品送样、业务接触,都进展良好,这也得益于公司通讯业务团队在过去多年来在市场立下的好口碑。
问:从立讯的角度看,大客户的AI应用落地到终端将会如何体现?什么终端落地更快、空间更大?
答:以对市场的判断而言,我认为MRARVR类产品会有更多的可进一步发挥的空间,但在当前市场已相对成熟的手机、穿戴类产品上,落地速度会快一些,随着未来硬件性能的快速提升以及应用生态的逐步完善,二者将会更加体现差异化。
问:公司有内生外延的战略,在外延部分未来会针对哪些领域进行,以及外延的思路和侧重点?
答:外延主要有两部分考虑,一部分是更快地扩充客户及产品,一部分则是减少全球化布局时从0到1的建设风险。短期而言外延的侧重点会放在汽车、医疗及通讯板块,毕竟在消费电子板块无论是客户还是产品线的垂直一体化供应能力,已经相对稳定和完整。
答:通讯板块目前公司做的最好的部分是high-speed的电连接,通过其带动光模块、电源、散热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五年通讯业务的成长非常乐观,将高于整个公司平均的发展,且通讯业务的获利能力也是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答:个人认为以应用场景看会有两个方向,一个产品是着眼于提升生产力,一个产品是满足娱乐需求。至于AR眼镜,立讯目前已经服务了市场上的五家客户,这也是在市场充满挑战的情况下我们还有可观增长的其中一个产品线,公司的消费电子业务,除了大客户以外的产品线均呈碎片化发展,但也有很多积累的增量贡献。
问:公司2023年年度分红比例相比去年同期提升近10%的原因,以及对于未来分红趋势的展望?
答:公司提高分红比例,是一种长期趋势而非临时性决定。这是公司综合考虑了CAPEX投资、存货、现金流、业务发展趋势等因素,结合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持续性优化所作出的决策,同时也希望在未来可以更充分地回馈长期支持立讯的股东。
答:立铠未来三年的增长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大客户稳定量产的产品线,在未来会保持相对稳健的规模;二是其他客户的消费电子产品,立铠已经和相关客户建立合作关系,正处于从secondsource到mainsource的爬坡过程;三是大客户未来的XR的产品。
答:公司有非常多元化的产品,无论是在消费电子,还是汽车、通讯、医疗等领域,除了在大家关注的大客户产品线上的增量,在很多细分领域的产品上我们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以Audio产品为例,公司为全球绝大部分体量较大的头部客户提供ODM的产品,并且我们在这些客户的供应链里是垂直整合做得最彻底的一家,而这样的垂直整合能力能够为公司带来非常好的边际效益;再比如Thunderbolt,我们是作为英特尔全球认证的产品线;这些都只是我们众多品类和产品线中很小一部分,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类似的产品线,他们比较分散,但是积少成多,也能给公司整体带来很可观的增长贡献。
问:公司在汽车、通讯等领域以及未来更多新的领域,如何把自身能力和市场机会及时匹配起来?
答:我们没有办法很精准地估算外部发展机会的节奏和时点,就比如我们五年前在投光模块的时候也不知道今天AI技术发展这么快,同时我们部分产品也会受到一定的客观因素限制,例如服务器产品,立讯本身具备充分的技术支撑,但因为地缘政治和贸易壁垒,没有办法在北美做得更好,做得更多,同时还要考虑不影响现有零组件产品的业务机会。但大家要坚信,立讯只要进入这个领域,就一定能在这个领域里面成为一家优秀的厂商,尽管我们花的时间比别人短,但是不见得不需要时间;我们所布局的每一个产品,只要走的方向是对的,我们最终都能迈向全球前列,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答:在通讯领域,目前公司以high-speedconnector、Cable为抓手,带动其他产品线的发展,未来五年内,通讯板块将会有较好的业务拓展机会。基于客户给予的充分信任,团队不断优化的内部管理,公司精密制造的技术底蕴,以及智能制造的技术支持,公司即使没有最早进入某个细分领域,对于未来能达成的目标也充满信心。
问:请问公司对于大客户2024年手机和耳机的市场份额和出货量的预计是怎么样的?
答:2024年消费者换机可能会更关注AI相关的功能,需要更多关注今年下半年客户新一代手机的吸引力如何,我相信客户新产品仍然具备强大的市场吸引力。
问:汽车板块2024-2025年业务增长的驱动力将会在哪个方面?未来是否可以维持现在的增速?
答:公司汽车零部件在2000亿规模之前不需要去担心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接下来10年都无须担心,甚至我们可能不到10年就可以实现2000亿这个目标。制造业领域虽然很卷,但立讯有能力在技术的无人区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并帮助客户做好前瞻性规划和成本管控,以充分体现自己价值,所以我们从来不担心卷的问题。
问:海外产能的分布和未来的规划?尤其是消费电子、通讯、汽车板块产能如何构建?
答:目前公司四分之一产能在海外,四分之三在国内。预计五年内这个比例会是30%海外,70%国内,变动主要集中在汽车及通讯产业。
答:电连接领域是我们布局最早且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线,其中包含连接器、线缆和线束,如果有排名的话,我相信我们将会是行业前三中落地能力最强的。我认为在光模块、散热和电源等产品上,以立讯扎实的技术实力,并没有落地难度。例如光模块的发展,依托high-speed产品在市场上的领先优势,外加与头部芯片厂商的良好合作关系,我们可以在项目早期开发阶段就开始介入,目前我们已经配合众多行业头部客户完成新产品预研。 此前由于大环境的因素,服务器的ODM厂家呈现在个别地区聚集的情况,这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局面,而非其自身竞争力。凭借立讯不断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剖析,我们对自身的能力与发展重心有着清晰的认识。在服务器零部件的供应链选择上,目前更多还是客户的指定导向,未来随着我们不断与客户在各个品类建立更紧密的业务关系,相信公司在AI服务器领域会保持增长态势,我们只会前进不会后退。
答:事实上,AI产品供应链中的中国厂商不是少数,这说明就目前而言,或许整机业务存在一定障碍,但只要公司技术实力足够扎实,身份不会是阻碍因素。而在零部件业务方面,不存在因中资厂商的身份所带来的排斥,但客户确实会希望能够在海外地区多一些制造基地。
答:从我们所服务的核心客户来看,无论是服务器业务,还是终端侧产品,我们都有着深度的合作,我们也从不会缺席这些机会。
答: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包括立讯,都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和发展。我们不能只空想或讲故事,而必须在这种环境中不断开源节流。 在节流的方面,我们通过不断优化数字化平台和智能制造,从而提升生产力,抓住每一个节流和增效的机会。在开源方面,我们在短中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开拓多元化的市场,还是在重要客户上发挥垂直整合能力,都全力以赴,这也是立讯的报表始终表现与众不同的原因。 这不是对单一客户努力所带来的特别表现,我们拥有全方位的人才和充分授权的管理模式,让大家能在各自领域内充分经营好所服务的客户。在此次美国的行程中,我发现公司的员工时刻将节流落实在日常中,我们的干部即使符合乘坐商务舱的标准,也会自主选择经济舱,这让我非常感动,但我还是希望他们能享受到相应的福利。 一直以来,我们各方面的表现都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尤其在汽车领域,立讯人的拼搏和进取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我们汽车业务能有这么高速成长的原因;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